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作者简介】唐景莉,中国教育报刊社;王锋,北京工业大学;魏莉霞,北京工业大学。 【原文出处】《中国高等教育》(京),2020.19.36~40,64 研讨主题: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嘉宾: 上海市教科院德
【作者简介】艾四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0.9.3~5 2020年9月1日,
【摘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青年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奋斗方向、力量源泉、方式支点等方面,契合了中国青年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人、成才、成功之“本”与“元”。要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固本培元,就要辨识最具迷惑性、干扰力的异质力量——各种错误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
【摘要】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种情感的生发体悟及三者关系的辩证统一到三个方面的系统融合,爱国主义本质在层次递进中得到全面彰显。从单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是习近平对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现象、劳动教育主体和内容、劳动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总结。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有其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性文化、社会主义先进
【作者简介】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0.10.6~8 【基金项目】本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
在当今世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并非人力资源强国。如何通过教育把中国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是考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