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多维视角下教书育人规律初探
韩振峰 陈臣
【摘要】认识和把握教书育人规律,有利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从多维视角审视,教书育人规律主要包括: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规律、知识与行动有机结合规律、言教与身教有机结合规律、求知与修德有机结合规律、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规律、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规律、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规律、说理与感化有机结合规律等。
【关键词】教书育人;规律;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韩振峰,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臣,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8.6.18~22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项目编号KL115001531)阶段成果。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从理论上探索、揭示和剖析其规律,并使广大教师自觉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规律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2]128毛泽东也谈道:“规律是在事物的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规律既然反复出现,因此就能够被认识。”[3]105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应牢牢把握教书育人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从培养目标角度: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规律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性质,通过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元的,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而具体目标则是多元的。毛泽东首次提出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226邓小平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5]205的四有新人。2018年5月,习近平就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给出了明确答案,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说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教书就是传授文化知识,育人就是培养思想道德。在教学过程中,教中有育,育中有教。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一方面,教书必然育人是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不管教师本人是否认可或意识到,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是由教育本质和培养目标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运用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规律,按照培养目标来确立教书育人的方向。同时,还要认识到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其他社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要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使个人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对此,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从哲学角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类特性界定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7]56。紧接着,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进一步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7]308,充分体现出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教师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处理好教书与育人二者之间的关系,要防止出现以下两种偏向:一种是单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向;另一种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从教学理念角度:知识与行动有机结合规律
教学理念是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淀和内化起来的关于教与学的理性认识和根本看法。教学理念既是一种事实性的认识和判断,也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判断,既从教育活动中产生,又反作用于教学实践。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13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以知识的传达和学生知识量的增加为重要评价指标,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提高。“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8]18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8]292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开始借助更多的实践和新的手段,着重训练学生学习、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与行动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一种亲身的体验,并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9]51要学以致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强调知行并重、知行合一,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8]321如果学生知行脱节、知行分离,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能不能与现实相结合,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主张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编排、课程教学实施以及课程效果评价中要自觉运用和遵循知识与行动有机结合规律。
三、从教师主体角度:言教与身教有机结合规律
教师主体是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发动、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言教和身教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言教是教师的讲解传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身教是教师的行为示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践行。言教与身教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推动学生的知行合一。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一旦与学生发生教与学的关系,就自然而然地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用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言论与行动、态度与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这种影响,具有客观必然性。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0]108习近平也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11]“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9]175言教与身教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某些潜在意识都会从正面或反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认为自己的职责仅限于课堂教育,要主动地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效仿的直观对象和生动榜样,要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用榜样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真正起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作用。
教育者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这就需要除了有精湛的学识、丰富的教学技巧外,还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治学,从而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以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和人格等通过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的方式去影响受教育者。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四、从授课对象角度:求知与修德有机结合规律
授课对象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即求知与修德相结合。
推动人类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就是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求取知识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以成长成才为目的的学生求知欲是极强的。修德就是践行先进的道德风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德是求知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知德、树德、践德,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注重道德实践。求知与修德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既要有求知的欲望,又要有修身的觉悟。一方面,学生掌握知识是培养思想品德的基础。人的思想观念离不开认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智慧和才能,而且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促进掌握的知识转化为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有助于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只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把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力。知识如果缺少了道德的约束,其工具价值就会过度膨胀,造成对受教育者人性的扭曲。如果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他们就不能很好地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任。而道德培养过程中,如果缺乏了知识的基础,道德就会流于空洞意愿和情感,不会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德行与外化实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成才和发展,要将求知和修德紧密结合起来。
五、从教学过程角度: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所构成。这一过程以知识和技能为中介,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促使受教育者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状态,是激励受教育者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心理动因,是推动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并持续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包含学习的愿望、兴趣、目标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学效果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产生的结果,即是否完成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保持和应用情况,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教材内容的感染性和教学艺术的丰富性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学效果,发现遗漏和不足,及时调控教学过程,把动机转化为效果。邓小平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10]104习近平也强调,“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9]36教师只有把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导大学生付诸实践和行动,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从教学内容角度: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规律
教学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教育目的和任务,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计划地传导给教育对象的带有价值引导性的信息。
智育和德育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是通过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技能、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承担着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的任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要求,遵循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两个领域的价值尺度和具体规律不同,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赖、彼此促进。习近平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5]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德育。倘若没有德育渗透,那么智育便没有依归;如果没有智育,德育就无从谈起,智育需要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教师要自觉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育人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文化技能,而且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智育和德育二者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不同,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都内在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七、从教学功能角度: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规律
教学功能是指教学基本结构的属性和效应的外在表现,依赖于教学结构,同时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是教学结构的现实意义的综合显现,有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的基本职能。
教学能够通过学科教学和各种课程对知识、文化、思想、精神进行传承,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承与客观现实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从而实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创新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2]534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和源泉,创新渗透于对传统的继承之中。这是因为,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继承、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9]127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要把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知识、文化、思想、精神的传承为创新提供扎实的根基,为创新指明发展方向、注入深厚的生命力。传承是创新的必经阶段,没有传承的积淀,创新就难以维系,传承的广度和深度也决定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教育不但绵延了人类的文明,而且透过教育活动予以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3]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9]59如果漠视对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创新就失去了根基。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完善,既要依托本民族的深厚文化根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延续,也要吸收世界有益文明成果,在与外部环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做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八、从教学艺术角度:说理与感化有机结合规律
教学艺术是指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而创造性、综合性地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各种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的总和,是教育者的学识才能和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常见的有说理和感化等方式。
说理指日常的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单要对具体问题作出说明,对学生行为实践作出评价,还要用充足的证据和合理的论证来解释某个道理。毛泽东指出:“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4]279“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4]279说理是以语言工具作为教育实施的载体,以科学理论为主要内容,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加强双向交流互动,通过语言交流思想,解决思想问题,促进学生理性认知。而感化是教育者根据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反映社会要求的情感信息影响或善意劝导受教育者,使学生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感触、感动和感悟而发生的变化,促使其形成教育者所希望的情感品质和理想人格,是教育中情感内在过程的最高阶段,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感化就是由价值化的情感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世界,使其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并逐步融入学生的个性,外化于学生的行为之中。说理与感化有机结合规律告诉我们: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以真诚的态度审时度势、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开展教育活动,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耐心细致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事因势而变,增强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与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增强感化的愉悦性、创造性和感染力,加强教书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
[2]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018年 第五期

2018年 第五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