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文化自信:新时代德育研究的重要向度
刘海春 李婷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我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赋予了中国德育研究新的时代使命与价值: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应对多元文化的影响;满足“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为此,新时代德育研究要坚持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这既是在比较中不迷失自我的重要前提,也是明确德育目的的坚实基础,更是为中国方案提供“文化德育”的有效途径。新时代德育研究坚持以文化自信为价值导向,并遵循着以厘清文化与德育关系为出发点、以挖掘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为根本点、以坚持文化创新推动德育研究发展为着力点、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的逻辑进路。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德育研究;比较德育
【作者简介】刘海春,广东湛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比较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婷,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18.1.73~7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构建凸显‘团青’特色的‘四位一体’德育体系”(2015DYZZ0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个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也是中国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需要我们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赋予了中国德育新的时代任务,也对中国德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德育研究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凝聚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新时代德育研究必须坚持的重要向度。
一、新时代德育研究的使命与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的自身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三个维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新时代为中国的德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与全球视野,为中国德育“走出去”,并在与他国德育的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反观中国当前的德育研究,我们还没有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在与他国的德育交流中我们还缺乏自信与主动,缺乏凸显中国德育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些不足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德育研究还缺乏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中国德育研究既要面向世界,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彰显新时代德育研究的使命与价值。
(一)适应全球化的浪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的时代。马克思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随着人们“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的扩大,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均不可抗拒地被卷入全球化浪潮中。进入新时代,政治价值观念、全球文化的持续互动与交流需要借助文化与教育去推动与实现。正如史铎姆奎斯特(N.P.Stomquist)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教育》中所言:“教育作为在一个全球化了的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手段如今也被赋予了很大的重要性。”[3]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寻求理解人类文化差异并建设彼此尊重差异的文化。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德育研究通过各国德育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相互理解与尊重,从而引导德育的多元对话。这不仅要求德育研究者在德育交流活动中与国际接轨,提高与世界各国德育对话的意识和能力,还要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在比较中借鉴发展,尽快适应全球化浪潮。
(二)应对多元文化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然面临着世界各种不同性质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境遇。这对于中国德育研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在与国外德育比较的过程中,多元文化为中国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丰富了德育的思想资源。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络获取海量信息,客观上打破了过去人们进行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单一参照系。另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甄别国内外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引导人们走出道德和价值迷失的泥潭,摆脱信仰的迷茫和困惑,是德育研究者面临的时代课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军事实力以及科学技术,对外大肆输出其价值观和文化产品,不仅加剧了文化间的交锋和冲突,也使中国德育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面临被西化的危险。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必然使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文化的整合与冲突同步呈现和增长。新时代,中国德育研究要直面多元文化的影响,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三)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与大变革的时期,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的前途与命运也在更大范围内紧密地联系起来。基于此,习总书记指出:“人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这就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4]
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倡导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文化根基。如何实现民心相通?文化相通、价值观相通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人类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文化与价值观的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谊,才能使世界各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联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时代德育研究要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助力民心相通的实现。一方面,德育研究立足于开放性的世界主义视野和研究方法,以尊重、理解不同文明、文化的差异性为前提,不仅注重对发达国家的德育研究,也将发展中国家的德育研究置于重要的位置。这与民心相通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有利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克服“西方中心论”和单向的借鉴论,共造平等交流和互惠共赢的文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民心相通中的“民”,指的是广大民众,其中人才精英在民心相通中起着关键和先导作用。德育通过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精英,培养具有世界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中国积极践行习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全球互联网治理、应对生态气候变化、构建安全格局等方面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依赖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交往。但从根本上而言,只有国家间的交往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与高度时,全球治理的价值目标才得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真意蕴与价值才得以彰显。这就为新时代德育研究在全球治理实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新时代德育研究,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的文化传统,植根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也要在与世界德育的对话与交流中借鉴、融合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为全球治理举措提供文化价值向导,在精神文化上形成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共同体”价值理念,促进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基于此,新时代德育研究的视野、方法及其人才培养,都要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培养具有世界情怀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文化价值观基础。
二、坚持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世界各国德育研究“参与、对话、互动”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德育研究只有坚持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才能在对话互动中不迷失自己;在对话互动中寻找德育发展的规律,从而明确研究目的;为中国方案提供“文化德育”。
(一)坚持文化自信,避免迷失自我
在世界范围内的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借鉴并不等于“拿来主义”和“全盘否定”,否则国家和民族很容易在多元文化大潮中迷失自我。然而,中国不少学者在德育研究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德育的“抛弃”以及对国外德育的推崇,这实质上是中国文化“自卑”心理的一种体现。文化自卑是对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是迷失自我的真实写照。文化自卑,一方面表现为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对西方文化价值的一味鼓吹。这种自卑心理的蔓延给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埋下了伏笔,直接影响到中国德育的长足发展。文化自信的另一个极端是文化自负。文化自负是对自身文化自满自足和狂妄自大的态度,力图将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化。对文化的故步自封,折射出来的也是对外来德育理念的恐惧和戒备心理。这不仅背离了德育研究的价值意义,还可能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不论是文化自卑还是文化自负,都是一种对德育研究的片面的态度。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德育!德育研究通过对话互动,吸收借鉴他国有益成果,并不是对国外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照抄照搬;对本国优秀文化的坚守,也不意味着对国内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因循守旧日。只有在多元文化大潮中坚守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跳出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的窠臼,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求新旧之间、国内外之间的契合点,德育研究才能避免迷失自我,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落脚点。
(二)坚持文化自信,明确德育研究目的
从比较的角度看德育研究目的,学界的看法主要有“借鉴论”与“交流论”。“借鉴论”认为德育研究通过比较的目的就是探索规律、发现趋势,为改进本国的德育作借鉴。他们也呼吁借鉴本土化,认为应通过比较探索世界德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再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促进中国德育的发展。“交流论”则强调以各国间的德育交流为目的,而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他们在处理国内外关系时也注重“本土生长”问题,即立足于本土社会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依照本土文化发展的逻辑来思考和构建自己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坚持文化自信的态度对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化自信明确了德育研究的价值追求——“为我所用”。毛泽东曾指出:“西洋的东西也是要变的。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好,我们要拿它好的。我们应该在中国自己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洋有用的成分。”“吸收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改变,变成中国的。”[5]无论是通过德育间的借鉴抑或交流,德育研究在处理“我”与“他”关系的同时,都不能脱离对“我”自身的研究。这种呼唤“本土化”或“本土生长”的支撑点就是来源于文化自信。其次,文化自信明确了德育研究的话语任务——“为我发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6]德育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德育研究者不能盲目迎合和全盘接受国外德育话语和理念,而要在德育借鉴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德育的发展,甚至在世界传播“中国德育话语”。这种话语传播的自信力实质上就是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自身话语毫无底气可言,难以从容应对多样文化的价值交锋。
(三)坚持文化自信,为中国方案提供“文化德育”
为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是传播中国德育话语以及重塑中华民族世界形象的重要途径,由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所谓“中国方案”,是被赋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方案。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扬好“中国精神”是中国方案的目标指向。“文化德育”是中国方案的理论根基。所谓“文化德育”,是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德育,即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德育。如何能为中国方案提供“文化德育”?这同样不能背离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赢得他国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尊重,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交往交流中彰显自主性和话语权,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历史,不断促使我们自觉反思指引中华民族不懈奋争的精神指向和积极探求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时代发展路径。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的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校正了现代中国的历史方向,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切实地推进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下一个百年历程。正是由于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才更加坚实、坚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文化自信为新世纪中国的崛起注入了重要动力,为中国方案提供了“文化德育”。“文化德育”一旦形成就能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力量,借助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通过评价、言说、交往等方式,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文化德育”所蕴涵的价值理念是建立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价值尺度,在全球化浪潮、世界多元文化中能为中国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新时代德育研究的逻辑进路
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德育研究坚持以文化自信为价值导向,就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遵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坚守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进路。
(一)出发点:厘清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早在1900年,萨德勒就曾强调:“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不能随便漫步于世界教育之林,犹如一个小孩逛花园一样,不时地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下一朵花,从另一棵树上采一些枝丫,并期望如果我们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在本国的国土上,我们就能拥有一棵茂盛的大树。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是遗忘了的斗争和艰难以及‘久远前的战斗’的结果,其中隐含着民族生活的一些神秘作用。”[7]这种神秘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蕴含了这个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志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沉淀。只有在了解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制度。对于德育而言,能否厘清文化与德育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文化自信和新时代德育研究的认识。
人类的出现伴随着以“文”化“人”活动的开始,这意味着文化与德育几乎同时产生,人类在创造精神文化的同时,也在进行道德教育。正如陈序经先生提出的:“人类是文化的动物。有了人类,必有文化。文化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同时发生。”[8]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二者相互包含和相互作用。一方面,文化是德育的本质,对德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德育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形态、内容、精神,德育就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9]文化蕴含着源源不断的德育资源,既丰富了德育发展内容,又为德育活动提供了重要载体,如名胜古迹、文化书籍、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另一方面,德育是文化的体现或反映,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德育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德育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其必然是文化的体现或反映;一定的德育理论、内容、方法也构成了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可见,德育一直扮演着文化大使的角色,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从先秦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发展和传播,到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无不是对历代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根本点:挖掘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充分肯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历史变迁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也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习总书记还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可见,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保证中华文明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独特“战略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1]。挖掘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独特创造、价值理念梳理清晰,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的内容,其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如“仁爱孝悌的道德精神、谦和好礼的处世美德、诚信知报的善良品德、精忠爱国的民族气节、克己奉公的集体精神、修己慎独的道德修养、见利思义的道德取向、勤俭廉政的优良品质、笃实宽厚的质朴品格以及勇毅力行的坚强意志”[12]等,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后,仍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通过设计一批独具匠心的文化教育作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能实现其较好的教育功能和传播效果。
(三)着力点:坚持文化创新推动德育研究发展
新时代,德育研究原创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教育理念、理论与经验等的本土化研究也成为当代德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放眼世界各国的德育研究,中国能够影响世界德育发展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还比较少,在文化影响力上“中国声音”还不够响亮,“中国精神”还需宣扬。更需要反思的是,中国有些德育研究者变成了西方文化的复读机和传声筒,他们对西方学者的德育观念和话语体系不经思考与批判地“拿来”和推崇,并自诩这就是“文化创新”的体现。德育研究必须明确:文化借鉴只是研究的手段,文化创新才是研究的使命!“鹦鹉学舌”般运用别人的话语系统来开展研究,不可能实现对其他文化的超越。
中国的德育研究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创新发展,建构起中国特色的“文化德育”。一方面,文化创新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创新渊源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脱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失去文化生长的根基和中国特色。文化创新也要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紧密相连,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推进中国化发展,体现了中国文化不拒斥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成果的优秀品质。正如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论证,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要坚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一个民族范围内,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改造与创新都是站在文化传统的肩膀上完成的,同时也与社会现实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扬弃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本质要求。坚持文化创新推动德育研究发展,就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历史地位,就要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和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准确把握世界德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精神文化领域之中。
(四)落脚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何种态度去认识不同于我们自己的德育,是德育研究者在思想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3]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党和国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体现,是有效防止西化、分化和丑化中国的思想武器。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就失去了魂,就没有了方向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支撑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源动力。在德育研究中坚持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实质上是要捍卫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夯实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引领社会思潮,汇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还能有效地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
为此,在文化上有自信,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关键,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一方面,要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讲好“中国故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向世界讲述一个追求富强、民主、和谐、进步的现代文明国家的真实故事,这是文化自信的充分写照。德育研究在比较同时,必须秉持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能力,传播好“中国声音”。一直以来,西方媒体占领了国际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曾有意无意地对中国形象进行歪曲和破坏,制造与中国意识形态或社会矛盾有关的负面新闻。面对如此恶劣行径,中国必须在提高综合国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声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实到新时代德育研究中,以文化自信为价值导向,在与世界各国德育的交流互鉴中,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加强新时代德育研究,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在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关系的过程中,德育研究唯有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向度,才能不断增强德育的主动性与本土特色,推动中国德育的改革和发展,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注释:
[1]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7-10-2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N. P. Stomquist. Edu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The Connectivity of Economic Power,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2: 13.
[4]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载《人民日报》,2017-12-02。
[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83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05-19。
[7]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第113—1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陈序经:《中西文化的出路》,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列宁选集》,第4卷,第29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第9页,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1]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7-10-28。
[12]李惠民:《中国传统文化新编》,第328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第3—4页,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018年 第五期

2018年 第五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