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局面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将此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用系统思维进行顶层设计。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坚持中国立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
高校课程建设的规范化与标准。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课程规范化又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课程建设规范化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以什么样的标准建设课程。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课程规范化一般包括如下一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由教师为主向学生研讨、由课堂讲授向课外延伸、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转变,但也存在表面化与
【摘 要】分众教学模式在有效把握“90后”大学生群体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带来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按照同质性问题分为多个小众群体,针对不
【摘 要】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必须大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系构建须立足课程自身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在系统性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兼具历史课和政治课的双重属性,因此在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上,必须兼顾两种课程属性或学科属性。历史课是其基础属性,政治课是其本质属性。就其历史课的性质而言,需要
【摘 要】分析我国学界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状况,提出“基础”课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6条原则。在“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