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任佳伟
【作者简介】任佳伟,哈尔滨理工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尔滨),2019.2.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重要要求,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基本遵循。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高校辅导员必须要以“六要”标准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追求崇高境界,有大胸怀、大格局,才能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做好学生怀爱国情、立强国志、有报国行的引路人。
政治要强,做领航学生的人。讲政治、政治强是高校辅导员的第一要求,核心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在为学生释疑解惑中引人以道、授人以德、启人以智,进而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爱党、信党,坚定跟党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困惑的人解决不了人的困惑,如果自己都疑虑重重,就不可能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自己信,带头践行,信仰才能行稳致远。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对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只有在辅导员心中扎根,才可能在学生心中发芽,只有对党的先进理论真学、真懂、真用,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出来,为学生廓清思想迷雾,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关键路口找准奋斗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思想引领,确立阵地意识,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政治品格,坚持“理想信念高于天”“旗帜鲜明不动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义,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和强大的政治定力,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率先学习者、深入研究者、广泛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情怀要深,做打动学生的人。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家国情怀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热爱,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一个有着浓厚家国情怀的人才能跳出自我,“忘我”和“无我”的人才会有大视野、高境界,有为国为民育才的大担当,将为人、为学、做事统一起来,将个人理想抱负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大学生处在热血沸腾的时期,他们热爱着国家和民族,但也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事件和言论的影响,产生消极情绪。空洞的说教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更不能标新立异的迎合错误观点。用真情去交流才能感染人,有情怀的辅导员在向学生讲授知识、传播思想的过程中,最容易打动人心。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不能把教和育区分开,教育是一个整体,要注重教和育的整体联系,拒绝没情感的教和没理性的育。高校辅导员要怀着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要保持传道情怀,对“立德树人”工作有执着的真理追求;要拥有仁爱情怀,将学生装在自己心里。高校辅导员要把真情流露给学生,在思想引导时让学生心扉敞开、心有触动、心潮澎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温度。
思维要新,做启发学生的人。思维决定出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法宝,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注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当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对用好用精“灌输”手段,但这种“灌输”不等于填鸭式的“灌输”,注重启发性教育,以透彻的分析启迪学生,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把基本原理变为生动道理,把根本方法变为管用方法,在不断地启发、思考、释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以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有更多的机会去倾听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所学所用、所思所想,将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让先进的理论落小、落细、落地、落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视野要广,做塑造学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一部分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矛盾行为,很多反映了家庭之问、社会之问,想要解决好并不容易。辅导员既要是专才,更要是通才。要有知识视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广泛涉猎哲学社会学科。要有国际视野,不能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也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把国内外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要有历史视野,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坚决拒绝历史虚无主义,从中华文明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实践史中汲取养分,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历史性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高校辅导员还要具备多重整合能力,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宽广角度研究问题,不断探索逻辑规律,既要正视问题,又要把文化、政治异同做辩证的、历史的分析,充分利用好批判的武器,旗帜鲜明地进行分析和批判,在横纵交叉的坐标下来看待中国的发展,要不怕问、怕不问,有问则喜,用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学识塑造学生。
自律要严,做示范学生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行润物、举止育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无穷的,是大学期间的,更是一世的。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决定着高校辅导员直接面对和接触学生,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最了解学生的呼声和关切,很多情况下,辅导员的一句话、一次行动就可能会影响、改变学生的一生。辅导员要有政治立场、政治能力、政治定力,要勤于自律、长于自省,有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通过严格的自律塑造和自我修炼,在修身律己上坚持更高标准,坚决做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相一致,让学生信服和尊敬。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走正路、做好事、成大事的榜样和典范。
人格要正,做吸引学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要靠真理的力量征服学生,还要靠师者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人格正,才能吸引学生,高校辅导员人格正突出体现在对事业的用心用力用情,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依法依规依据。辅导员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既要做为学生传播先进知识的“师者”,更要做好塑造学生健康品行、完善人格、美丽心灵的“先生”。有信仰、有梦想、有担当、有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无论何时都能正好衣冠、扣好扣子,像曾子那样作为人的表率,像王阳明一样“知行合一”。辅导员要一身正气守师道尊严,以正义护学生成长,扮演好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将靠近学生、走进学生与教育学生、引领学生有效融合,给予学生以剖析和教益,为学生撒好入味之“盐”,补足精神之“钙”。辅导员对待学生要坚持表里如一、公字当头,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融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于一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立根原在学生中”的勤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品格,真正做一个让学生爱戴、尊敬、信任的人。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
“从心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引领力与影响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提升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量与质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与理论逻辑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办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学科自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辩证法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功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论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彰显“真”的力量
争做思想政治理论的“师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