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黄河 申来津
【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教材的重要内容。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吃透教材,从文本、理论和实践等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厘清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过程,阐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脉络和生成逻辑;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变”与“不变”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作者简介】黄河,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524048);申来津,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9.2.108~1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以下简称“概论”)教材的重要内容。在“概论”课教学中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如何把握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进程,如何讲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等,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要吃透教材
教材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整体把握,而且贯穿着专家学者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思维结晶和最新研究成果。吃透教材内容,不仅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教学大纲、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而且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过程,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科学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变”与“不变”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版《概论》教材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关内容的阐述集中体现在教材的第八章第一节。这一节分为“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三个部分。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首先必须吃透教材。
第一,教师在备课前要通读教材内容,把握章节的内在逻辑。首先要总揽本章的内容,尤其是要厘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在逻辑关系,弄清新时代与社会矛盾转化之间孰先孰后等重要问题。其次是要正确理解本章的知识架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教材从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变”与“不变”的基本问题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在熟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和重大意义,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依据和科学内涵,辩证地领会社会主要矛盾中“变”与“不变”的基本问题,为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有效开展教学设计做铺垫。
第二,吃透教材内容关键是要吃透相关理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提出时间不长,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理论研究与阐释,相关成果也正在不断丰富中。作为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阐释社会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其背景与特征、依据与内涵、原则与意义,主动吸收学界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积极将这些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话语并在课堂教学中讲深讲透,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中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三,吃透教材内容还要吃透国情。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正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出发,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在科学把握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得出的重大结论。理解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从理论上充分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而且还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变化着手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从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部分进入世界前列,过去“落后的生产”已经与我国社会生产发展实际大不相符,“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了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的最大实际。从生产关系来看,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短缺经济”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生存和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而“美好生活的需要”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一跃成为当前人民群众迫切的发展期盼。因此,我们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要吃透我国国情,吃透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的新变化,让学生在所感知的时代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基础上体悟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内涵。
二、讲清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过程
纵观党的执政历程,正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并围绕这一矛盾开展中心工作,才能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说,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把握社会发展进程,认识我国国情的重要依据。“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P322)抓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党的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分别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判断。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式转变。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P341)党的八大确立的社会主要矛盾涵盖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落后的生产力是当时我国的国情,另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和建立先进的工业国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党的八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系统概括。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实际,为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立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2.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面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调整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4](P182)正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肯定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提法的同时,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明确了方向。党的工作重心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轨道上来。
讲清这一部分的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所做出的不同论断,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过程;其次要对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进行纵向比较,深入细致地阐释、比较和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实践路径;最后要科学阐释把握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发展历史过程的重要意义,明确这些有益的探索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为党在实践中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发展的新变化、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讲清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依据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理论依据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社会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延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尽管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没有使用过“社会基本矛盾”一词,但在其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程中从没离开过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由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其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5](P15)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的表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动因。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进一步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就在这一切矛盾中运动,而大工业把它们明显地暴露出来了。”[6](P758-759)列宁在讨论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时指出:“因为危机是由现代经济制度中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引起的”。[7](P13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观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社会运动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矛盾学说,并着重提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8](P214)并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毛泽东所创立的“矛盾学说”为我们认识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1975年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阶级斗争形势的科学分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进一步确立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不仅开创了社会矛盾理论的新境界,而且对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现实依据
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已经成为稳居世界的第一制造大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大桥隧、深水筑港、大型机场工程、量子计算机、天文观测等已走在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 000亿斤,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整体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部分行业产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过去“落后的生产力”的表述与今天的现实发展客观实际明显不符。
其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降至2017年的29.3%”,[9]进入了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 000多美元,[10]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的需要从满足基本生存向追求高质量的品质生活转型,人民期待有高质量、高科技、高性能、多样化、个性化的供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不再局限于物质文化生活领域,逐渐向多层次、复合型、精致化、多元化的生活需要转变。过去“物质文化需要”的表述与今天人民的愿景与要求明显不符。
最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中实现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突破,但在持续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结构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尽管我国的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部分行业位列世界前列,但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拦路虎。例如2015年,全国GDP是68.55万亿元,东部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是29.69万亿元,占全国43.3%,几乎接近全国一半;同期的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GDP是11.03万亿元,占全国的16.1%。[11](P58-71)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供给侧与人民生活的需求侧存在供求不平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我国已经消除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求侧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已经不复存在,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满足人民需要的供给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国的社会生产供给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存在一定距离。
思想指引时代的发展,理论引领社会的变革。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指导下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特征、新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依据,不仅要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相关理论和基本原理,厘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理论逻辑;而且还要引导青年学子从时代变迁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角度,用大量数据和事例来深刻反映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时,在讲授实践依据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大学生所经历的重大变化、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讲授架构。
四、讲清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必须要弄清何为美好生活需要,何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二者之间有何逻辑关联,如何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的“变”与“不变”等问题。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十四次提到美好生活,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开篇,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结尾。可以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那么,何为美好生活?人类历史上思想家们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探讨。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再到约翰逊的伟大社会。[12]从儒家的大同世界到道家的小国寡民,再到佛家的涅槃世界,无不反映出先贤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问与探寻。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媒体见面会上清晰地阐明了美好生活的深刻内涵。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p4)可见,美好生活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目标的集合体。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的富足,还包括良好的政体、繁荣的文化、有序的社会、美丽的生态等。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味着我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需要,而向更高层次、更高品质的需要转化;意味着中国已走出“物”的依赖开始向寻求人的全面发展方向的转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教材对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分别做了解读。“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14](P179)发展不平衡包括区域、领域、群体、供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指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发展落差较为明显。领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不同领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例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不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不平衡等。群体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广大劳动者在共享改革成果中存在的不平衡。例如2017年我国人均GDP接近9 000美元,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而国内还有4300多万贫困人口渴望走出贫困。供需发展不平衡,主要指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需求侧的升级,人民期待有更高品质、更高层次、更具个性、更多样的社会供给。然而现实境遇中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制约着需求侧的满足。“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14](P179)例如,中国已经成了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距离,中国制造还需要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升级;消费结构性升级加快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利用生产不充分,人民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民需要的升级,中国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型生存需要,开始向精细化、品质化、个性化的生活需要转变。从需求侧来看,过去数量型、单一型、低层次的社会生产难以适应高品质、多样化、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复合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需要对社会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从供给侧来看,发展内部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这就意味着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而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过程。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复合体,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既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片面地看待矛盾的某一方面,又不能忽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首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成就,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开始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转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短缺经济时代“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逐渐被“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所取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明显不符。“升级需要”与“落后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美好生活夙愿实现的主要症结。与过去社会主要矛盾相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科学地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还“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4](P18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必经的特定阶段。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一定距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我国并未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高。但我国人均GDP距离发达国家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距过大,4000多万人口依然徘徊在贫困线边缘。这些指标表明我国离现代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讲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遵循,不仅要讲清“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关联和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问题,还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成长实际,帮助青年学子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例如当代青年人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他们期盼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多元的精神产品供给、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这些需要汇聚而成了当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多维度需要。这与生活在“短缺经济”时期的青年人相比,无论从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青年群体需要的变化可以反观人民群众需要升级带来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看,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对于家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对于消费需求升级和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导致“海淘”“代购”等消费模式大行其道,青年学子对此也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和认知。在解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从纵向和横向对比中感知我国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海淘”“代购”等消费模式的背后我国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矛盾,在深入浅出的感性材料中引导他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内涵和基本遵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9]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N].中国信息报,2018-09-03(1).
[10]华建宝.把握新时代“变”与“不变”的辩证法[N].解放军报,2018-01-22(7).
[1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12]刘亚平.公共行政学与美好社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
“从心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引领力与影响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提升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量与质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与理论逻辑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办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学科自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辩证法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功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论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彰显“真”的力量
争做思想政治理论的“师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