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侯惠勤
【作者简介】候惠勤,编写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732)。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9.1.66~7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8版教材的出版,改变了这门全国博士生唯一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却长期没有统编教材的状况。这对于加强该课程的学术规范性和思想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主渠道功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我拟就新版教材的编写特色和使用建议谈点看法。
一、201 8版教材的突出变化及其意义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都要服从于课程的定位。“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着眼于从我国博士生培养的层面,开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视野,进一步加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学业、谋划人生、陶冶性情的本领。因此,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有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但无论是问题探讨、理论视域还是知识基础,本课程较之本科生、硕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更上一层楼”。
(一)在明确的课程定位中确立教材的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落实到本课程,根本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优秀博士人才。这一课程定位是我们教材编写的基本遵循。
1.由教学大纲到教材。本次修订工作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代世界的政治高度来考虑整体布局,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战略要求来确定篇章结构,从博士生学术发展和人生成长的迫切需求来思考内容体系,帮助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由于本次修订要增加的新思想内容丰富,要充实的新知识点大量增加,原有大纲形式已经难以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难以全面涵盖相应的思想内容,因而在形式上必须有大的突破。事实也表明,作为高校博士研究生唯一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原有的教学大纲使用率较低,规范性和导向性都较弱,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把课程教材由“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改为“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仅是名称的改动,而是要充分发挥本教材在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2012年初版的教学大纲经过2013、2015两次重大修订,至今已有6年的探索。我们对于这门课的基本定位、讲授内容、教材体系、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等,都有了较为充分的积累,初步具备了编写教材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对于理论武装的紧迫性,容不得我们再拖延等待,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尽快融入包括博士生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从教学大纲到教材的变化,意味着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规范性显著加强。教师要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就要首先把教材吃透,基本逻辑、重要观点和提法以及课程内容,必须与教材一致,不能另搞一套;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拥有教材,研读教材,不能离开教材上课。教材和教学相长,教材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而教学则是教材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直接根据。我们将不断根据教学的意见反馈,适时加以修订,以便更好地为师生和教学一线服务。
2.对博士生的新要求。作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后备力量,博士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关乎我国科学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如期实现,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但是,在当前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长期存在着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致使一些博士研究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时常个人利己主义泛滥,导致他们常常遇到在专业领域内似乎风生水起、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举步维艰的突出问题,这也是博士研究生自身成长经常面临的现实困惑。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实践表明,高素质的博士研究生一般都既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精深的专业技能;又重视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而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这样既掌握精深专业知识又拥有较高政治素质的时代新人,才能够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真正看得更广、干得更好、走得更远。
在中国发展全面融入世界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已经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而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全面关系上、从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上确立自己的历史使命。虽然青年的历史使命历来和世界潮流、时代召唤紧密联系,但以前这只是一种间接曲折的反映。只有在今天,中国和世界如此全面地相互融合、不可分割,才需要我国青年直接地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上定位自己的历史使命。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习近平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敢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378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统一,需要我国青年有更开阔的眼界和胸怀。
3.对教师的新要求。除了教材问题,本课程的另一突出问题是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及相关的专业素质问题。根据我们的调研,许多高校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常常采取聘请专业课教师上专题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是有问题的。诚然,当代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各个方面加以研究,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态环境学、科学技术理论等研究角度,但需要明白的是,这并不能取代本课程的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最新成果,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重大问题,凝聚共识,提高理论素养,是本课程独特的角度和要求,任何专业课都无法取代。就是说,不能停留在相关专业的实证知识上,而要把问题提升到思想政治的高度,从事物的本质、历史的大势和时代的潮流上深化,必须有规律性地“宏大叙事”。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出路是通过挑选、调整、培养,形成一支具有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水平,同时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在此之前,要对其他专业教师教授本课程加强引导,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不能一讲了之、听之任之;同时还要加强讲授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对问题做到精准把握、言之有理,同时努力弥补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努力做到不讲外行话。
(二)在明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形成逻辑结构和编写原则
本教材的教授内容就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代世界;主题就是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理论和实践,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思考和解决中国以及世界的出路;基本逻辑结构就是从揭示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势起始,透过中国和世界日益融合、相互依赖的基本态势分别叙述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最后落脚到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趋势上;宗旨就是帮助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开拓国际视野、增强时代使命感。
总体安排决定具体写作思路。根据本次编写的基本目标,紧扣时代发展,紧扣中央最新精神,紧扣博士生培养的现实需要,使整个教材的理论立意更高远,每个专题的思想观点更深刻,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更前沿,从而实现既与本科和硕士教学相衔接、又体现博士阶段“步步高”的教学特点的总体要求,这次编写工作从教材的总体结构到每章节的谋篇布局都进行了重新考虑。除了在导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其中对于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的论断,以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作了总体上的阐释外,各章都从各自专题的安排出发,深入发掘习近平相关的思想观点,并从学理上加以阐发。力图通过对当今世界热点难点问题的中国回应,引导博士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培育全面的研究能力。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努力反映本学科领域研究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如《导论》部分结合时代变化和博士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更加突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要求。充实了“努力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内容,即通过学习贯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把学习思考作为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看作“看家本领”。经济方面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最新趋势和复杂局面,政治方面对于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文化方面对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社会方面对于移民、老龄化等挑战,生态环境方面对于绿色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等,都有正面的讨论。为了尽量减少与其他教材的内容重复,体现教材编写的特色,我们紧紧抓住一个角度,即“中国与世界”。无论是提出问题,分析和论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都着眼于两者的“关系”,而不孤立地讲某个方面。这就既避免与本科生、硕士生教材的重复,又较好体现了博士生教材编写在学理层面要更高更深的总目标。
(三)在明确的教材编写思路和叙事方式的基础上,从本课程前沿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的特点出发形成编写细则,处理教学的重点难点
为做好这次新版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组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形成了一些具体的编写原则:
1.要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思维。提问题、讲观点、作论证,都要有历史的推演,要有来龙去脉。这样才能有比较,有立体感,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思想的精髓。
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辩证思维。如果说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反复无穷的过程,那么对一个思想、一个事实的讲授,也需要经过从现象到本质再还原到现象的反复过程。驻足现象,就不得要领,而孤立地讲本质,则与现实挂不上钩,也空洞无物。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从现象到本质和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打通,才真正认识了一个论断。
3.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运用创新思维。要讲清楚历史与现实、未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趋势,就要坚持“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要善于从我们的实践经验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要抓住当代世界的普遍性困惑进行释疑解惑。
4.要突出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始终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看问题。问题有真假、主次,要抓住真问题、大问题,就必须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讲世界性问题时要有中国立场,讲出中国的观点和应对;讲中国问题时要有世界眼光,讲明自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5.要善于运用比较方法,运用开放思维。在比较中才能见优劣,才有评价的依据。要通过比较见高下,通过比较中见本质趋势。总体效果应该达到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兴趣,逻辑论证明晰有力,行文具有思想性和可读性,体现鲜明的理论导向。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我为主,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和强大的理论说服力。研究当代中国与世界,要紧紧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武器,努力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境界上看问题;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出发思考问题和作出判断;紧紧抓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基本立场,从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看问题。
本教材的编写重点是,如何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待当代世界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这不仅是“导论”部分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整部教材贯穿的一根主线。围绕着这一主题、主线,教材的编写采取从问题出发,通过各种讨论,最后落脚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其中第一至第六章的思路都是“三部曲”:第一节概括当代世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体现世界眼光;第二节剖析世界各国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应对,反映中国主张;第三节总结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世界的突出贡献。第七章、第八章则从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各自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出发,不追求形式的机械统一。个别章节如第七章和第八章的编写体现本领域的特殊性,为的是充分反映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
要做到以我为主,就必须坚持思想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历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处理好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关系。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本教材编写必须坚持的导向。我们固然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不是以口号和政策注解的方式,而是以学术的方式加以解决。这里的关键是既不能照搬和停留在一些公开宣传的内容上,更不能以“非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彰显所谓的“学术自由”,而要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论证,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实现意识形态的导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在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基础上加强学术研究的深度,努力做到党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我们不仅担负着思想引导的责任,而且担负着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创新和传播的责任。
解决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统一问题,关键在于具备双重品格,即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过硬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素质。由此可见,当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师的确不易,而认为搞马克思主义谁都可以的确是一种可笑的偏见。在我国,搞马克思主义的要懂相关的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思潮,但又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超越这些思潮的;搞马克思主义的要懂得中国相关的传统文化,但又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拯救、发掘、引导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这是一门不输任何学问的大学问。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需重点把握的问题
(一)关于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确立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即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首要的是认清当代世界潮流和历史大势。习近平在观察和判断人类社会的出路时,首先依据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客观必然性。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就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历史规律表现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正所谓“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改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只有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才能解决一国的发展问题;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世界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只有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可谓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世界各种力量不仅在不断地重新分化组合,而且呈现出犬牙交错的态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一刀切”的明确阵线;世界各种力量的角色和作用也呈现出相互交错的态势,左中有的传统政治角色常常反串,民意牌的社会基础经常变换且模糊;世界各种力量的话语方式也常常出现交错和反转的情况,霸权主义一反“普世价值”捍卫者的面貌而与爱国主义结盟,以往为弱小者辩护的“平等”现今居然往往成为利益垄断者的遮羞布。在这种情况下,唯有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排除干扰坚定前行。
从哲学上说,对历史客观规律的最大否定来自“去唯物论”化,其哲学基础就是“实践本体论”。大家知道,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属于唯物主义哲学传统,就因为它坚持了“物质(或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一个外在于、独立于、先于高于且包含人类的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这样,在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中,自然就具有三重内涵:除了上述的自然,还有人自身的自然(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即马克思讲的实践)变换所创造的自然(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最“唯物”的“实践本体论”也只承认后两种自然,而矢口否认独立于、外在于且高于人类的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理由是“没有实际意义”。然而,马克思并不这么认为。
在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自然史和人类史不可分割,自然史是人类史的基础。“这些条件不仅决定着人们最初的、自然形成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决定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或不发展。”“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甚至马克思在具体叙述人类历史的发展,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还不忘提醒:“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2]529-530
什么是“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打着马克思旗号的“实践本体论”照例是有意回避和缄默不语。然而,是否承认自然界的这种优先地位却最终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实践哲学。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首先,它决定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唯物论实践观还是唯心论实践观。唯物论的实践观从根本上说,就是把实践理解为“自在之物转为为我之物”,而不是单纯主体的外化。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个“自在之物”就是外在于、独立于人的自然界。它决定了客体不仅仅是主体的外化和构建,而首先是连同我们的生命都归属于它的自然界;决定了人的历史创造活动必须遵循以自然为基础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任意创造历史,历史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是第二位的。
其次,它决定了从本体论角度看人的认识活动,本质上只能是客观反映,而不是主观构建。由于认识的对象、方式和积累都不是人的精神创造,而是以客观自然界为基础的客观存在,是主体对于未知世界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看的确是反映。可见,客观存在是本体论,而主客体关系取决于本体论,有唯物论的主客体关系和唯心论的主客体关系。因此,不能用主客体关系取代主客观关系。实践的观点只是在认识论领域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不是本体论的基础和核心。
再次,它决定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界限在于人类的历史活动是否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决定了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要遵循客观必然性,不能任意选择。历史活动当然是人的选择性活动,但是这种选择性活动的基础却是非自由的历史必然性,不能用历史选择论否定历史规律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3]408-409可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本质的内核。
最后,它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把客观真理和人民利益作为价值观的最高追求。正因为外在于先于和高于人类的自然界是世界的本源,因而它也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源泉和基础。这就决定了在真善美中,真是第一位的;离开了真,善和美就没有客观标准,就难以说清楚。而真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真理是真理的本质,不能用价值真理取代和混淆。这也决定了人民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为决定人们历史活动动机的各种利益中,只有人民的利益具有客观普遍性,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民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体,而是以先进阶级为核心、劳动群众为基础、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集团和个人为外延的有机整体。因此,人民是具体历史条件下有结构、有方向的历史活动主体。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上,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上才能理解人民主体,它包含大多数个人但不能归结为个人,人民利益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但不能化约为个人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历史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人民历史主体的确立,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磅礴之力的实践基础。
否定客观自然界的本体论意义,坚持实践本体论,最终必然滑向唯心论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实践本体论把自然界限制在主客体关系范围,即便从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也不能成为彻底的唯物论。固然,这种实践本体论可以把作为人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劳动视为历史的基础,但是如果不承认先于高于人的客观自然界的存在,那么劳动的主体能动性就是第一位的,而客观制约性就成了第二位,生产力也就必然会精神化,还有什么唯物论可言。和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把知识和精神作为生产力的本质,否定其不以人的意志和精神为转移的客观本性,这一观点在今天正被一些人作为否定唯物史观的根据而津津乐道,不能不使我们加以检讨。至于仅限于承认人自身的自然即肉体的唯物论,则更是不堪一击,肉体能高于头脑吗?我们能让肉体支配头脑吗?因此,不管用什么借口,实践本体论必然打开了通向唯心主义的缺口。
实践本体论排斥了外在的客观自然界,就只能从封闭的主客体关系上谈价值。失去了价值的最终客观依据,必然陷入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观,必然成为个人主义泛滥的温床。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并非马克思的创造,但都是唯心论的实践哲学。它视实践为“意志性的活动”,因而强力意志、超人意志必定是实践的成功者。在这样的哲学认知下,除了个人主义还会有别的什么选择吗?人民群众在其中不要说创造历史,恐怕连一席之地都不会有。坚持马克思的唯物论哲学,在今天已经是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二)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现代化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人的全面社会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第一种社会形式,欧美是全球首先拥有发达生产力的区域,因而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一度被捧为金科玉律。西方意识形态制造的一个神话,就是把现代化与西方的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捆绑在一起,把私有制、多党制以及个人主义价值观视为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把西化之路鼓吹为“普世价值”之路。但是,历史证明,西化之路对于后发展国家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是一个民族遭难、人民遭罪、国家危亡的灾难历程。
1.历史昭示我们,必须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历史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它具有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和客观趋势,同时又要通过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道路来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要求的,对于揭示了历史规律的“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5走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成功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历史总是在不平衡中曲折发展的,资本主义的出现极大地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历史条件的重大差异,也形成了不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附格局。能否依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还是一个民族能否真正独立自主的关键。“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5]29
走出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是盲人摸象,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以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为鉴,以历史潮流为据,以造福于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旨归去开创。从以资本逐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以两极分化为动力到以共同发展为激励,从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走出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化的开创性现代化道路。
2.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行不通。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对于后发展国家,尤其如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大国,由于一些初始条件(如具有国内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对抗向国外转移的空间,拥有还能承受疯狂逐利的掠夺性开发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势力范围和依附关系,没有形成世界范围“核心—边缘”的二极结构等,因而还留有某些自发竞争的余地)的丧失,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自发地走向现代化已无可能。从实践上看,后发展国家之所以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格局中步履维艰,就是因为落后和受控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受过的历时性矛盾挤压成共时性矛盾,因此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恶果叠加显现,向现代发达国家跃升的机遇寥寥、希望渺茫。
因此,中国现代化之路必定如此,即在社会自觉力量的领导下,先取得政治独立和民族解放,继而取得经济独立和国家发展,再借此参与国际竞争,全面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目标。在这一过程贯穿始终、起领导核心作用的自觉社会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是人类历史活动走向自觉成为可能,才诞生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才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活动空间。努力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加以自觉利用,形成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核心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和理论前提。“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1]20
(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和当代世界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极大增强了人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从新的历史起点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关系,揭示当代世界潮流和共产主义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性上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真正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形态,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可能通过加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变革资本主义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这不仅事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也事关世界人民的发展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源自其自身的实践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的历史逻辑汇合而成。它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其所焕发的勃勃生机必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借口“我们只能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社会”而否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性是站不住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消灭的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性,这将使社会生活更加生气勃勃和充满活力,而不是自满自足和无所作为。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和世界的融合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本课程的前沿性、前瞻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不断变动的,必须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在不断发展,世界在不断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必须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因此,不需要过多地纠缠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起始时间,而在于说清楚这一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说清楚这一思想如何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本本,也不是教条,而是随着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立场是两个“坚信”:一是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其基本原理在今天仍然适用。二是坚信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6]75新教材编写中注重始终贯彻这一理论原则。
在教育教学中改变机械式的粘贴和复制,真正把领会到的精神实质转化为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应该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放到社会历史的演进、现实国情的剖析和发展趋势的展望中来认识,进而转化为适合教育教学的知识点。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聚焦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绝不是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那种只问动机、不管手段和后果的所谓“信仰伦理”。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的信仰,它不仅指明了人类美好的未来,更科学地解决了走向这一美好未来的条件和道路。共产主义理想是凝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7]137因此,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具有强大战略定力的精神源泉,是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理论支持,也是共产党人科学决策的思想方法。
必须对共产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理想进行适当的区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未来,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才能实现。但是共产主义理想不在彼岸,而在现实中,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要进入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则必须走自觉之路,这就必须通过坚持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通过每个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去共同开创。
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信仰,不能自发产生,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养成“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做好自己、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读经典著作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系统而非零碎、实际而非空洞的学习态度,不哗众取宠,不孤芳自赏。要立意高远、甘于清苦、耐得住寂寞;意志坚定、不怕艰苦、勇于付出;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学有所成、思有所悟,学用结合,达到真正的理论自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
“从心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引领力与影响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提升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量与质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与理论逻辑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办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学科自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辩证法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功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论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彰显“真”的力量
争做思想政治理论的“师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