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王树荫 温静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历程。思想政治教育伴随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大局相结合,坚持科学化与学科化发展方向,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中国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的生命线,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作者简介】王树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温静,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9.3.46~5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05)、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项目。
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历程,国情、党情、民情,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社会心理,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生命线,它伴随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既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兼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的生命线,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第一,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或者说,社会变革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如果没有思想解放或不解放思想,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是不会成功的。为了推动改革开放,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40年,就是解放思想的40年。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航船启航,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破除“计划与市场”、“姓社姓资”争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第二,解放思想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解放思想是为了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也是全党形成思想共识之所必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新的目标和进程中更好地统一思想。统一思想需要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形成思想共识。“文革”结束以后的两年中,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国内政治领域、思想理论界噪声杂音亮相、异样观点纷呈。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3]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5]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引领航向。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达成共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既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思想统一的重大成果。
第三,坚持正确思想路线指引。思想路线指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路线服务。实事求是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思想路线的发展而发展。解放思想有底线,那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解放思想必须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党在对新中国32年历史、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1983年,邓小平指出:“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6]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历次的“七一”讲话和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都起到了稳定大局、统一思想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每当在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时刻,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错综复杂,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既反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主义,也反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理论的教条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反对复古倒退,在正确思想路线指引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乘风破浪,取得伟大成就。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第一,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7]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历经九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发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分别确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8]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使命。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讲清楚改革开放有一个性质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而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10]江泽民指出:“要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界限。”[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相继发出关于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件,出版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强调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保障,既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问题,也注重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大局相结合
第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在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满足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需要,它包括紧密联系又有所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二是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培养所需人才,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是并行不悖的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不同历史阶段党的“中心”与“大局”有所不同,教育对象也会发生深刻变化,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始终不会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中心和大局,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就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更谈不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高度统一,其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体现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之中。
第二,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服从服务于党的大局和中心工作,不是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天经地义的使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14]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不要搞“两张皮”;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15]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16]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目标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党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为根本指向的,它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党的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的基本职能。
第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1980年12月,邓小平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17]1985年3月完整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18]2001年7月,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9]2005年1月,胡锦涛强调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作出贡献”。[2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改革开放40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最高要求,明确了人作为社会发展根本目的的奋斗目标和价值理念,实现了党的根本奋斗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科学化与学科化发展方向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早在古田会议的决议中,毛泽东就提出了“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21]的命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走过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工作”到科学的发展历程,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朴素的感性阶段上,而必须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探讨,使我们能够获得一个科学的、稳定的认识,从根本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上,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22]改革开放40年来,不仅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问题上统一了认识,而且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政策成果。比如,1983年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90年的《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1999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颁发的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会议上的系列重要讲话。“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共识的形成,为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创造了条件。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科学的尖锐论争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的理性认知,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和学科化建设铺平了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工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设置学科专业,是时代的需要、实践的产物。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思想活动的复杂多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学科上给予回答。为了顺应学科化建设要求,1984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中的指导地位,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等“四大平台”作为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后成立了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机构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型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成就。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一个由实践产生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活动过程和成果结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的基本内涵,既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与内容方法的科学认知,也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制度安排、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清醒认识。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简单生硬;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增强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支撑,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道路,是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特殊重要的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虽有过争论但早已形成共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曾经一度出现削弱、否定甚至取消思想政治工作和轻视、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党的工作,而是行政工作的一部分;党委书记成了“老九”,高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思想政治工作“改造论”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党中央,对错误思潮都开展了坚决的批驳和抵制,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3]坚持“党校姓党,姓马姓共”、“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航向定位得以校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得到全面加强。
第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启动后,针对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1979年3月,邓小平向全党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2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5]1992年10月,江泽民指出:“任何怀疑、削弱、否定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的观点与做法,都是根本错误和十分有害的。”[26]2011年7月,胡锦涛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2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8]想政治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发挥了“生命线”作用。
第三,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必须勇于自我革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29]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政治干部更要强调以身作则”,“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30]只有“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表率”,[31]才能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我们的困难在这里,我们的希望也在这里。”[32]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3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3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35]给党和人民树立了良好形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2][3][4][10][17][24][25][3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38,143,143,133,369,170,365,124-125.
[5]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14.
[6][9][18][3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110-111,110,38.
[7][19][2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4,294,38.
[8][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62,45.
[11][2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3,245.
[1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5.
[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1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0.
[1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4.
[16][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153.
[2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40.
[21]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3:84.
[22][3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54-455,478.
[27]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27、524.
[2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3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4-205.
[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8.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
“从心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引领力与影响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提升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量与质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与理论逻辑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办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学科自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辩证法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功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论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彰显“真”的力量
争做思想政治理论的“师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