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易振龙
【摘要】重点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遵循“纲要”课程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进而切实增强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教学中历史和现实、历史和逻辑、纵向和横向三个维度,并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和本质为重点,从主流与支流、整体真实与细节真实、一般和个别、整体和局部等多个方面展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政治运行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宏观;微观
【作者简介】易振龙,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9.2.114~117
近年来,党和国家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强调,决心打一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明确指出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1]教育部落实中央决策,围绕提升思政课质量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多次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举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教学素材丰富,经过十余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该课程仍然存在学科定位、教学体系转化、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若干问题。当前,依照党的十九大精神修订的2018版新教材已经出版,广大任课教师正在加紧学习和领会。笔者认为,在“纲要”课教学中重点把握好宏观与微观关系,是遵循“纲要”课程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进而切实增强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正确认识“纲要”课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正确把握“纲要”课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本质是处理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为王”,只有在牢牢抓住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突显其理论性、思想性,才能实现课程目标。从“纲要”课程性质来看,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历史课,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其首要功能,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转化中必须突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对历史逻辑和革命逻辑进行合理阐述。从“纲要”课时安排来看,虽然教育部新近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已经调高该课程学分,但各高校安排的学时仍集中在32至36之间,相对于近30万字的教材内容以及180余年的历史跨度来说,课时显得十分紧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精准把握其课程性质,正确处理历史叙述中的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特别注重详略得当。
处理好“纲要”课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艺术、提升教学实效的关键。一方面,教学目的是决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本遵循。从实现教学目的角度来看,“纲要”课主要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把握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回答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正如课程名称所显示的,该课程讲授的是“纲”和“要”。这决定了“纲要”课教学首先要有“宏大叙事”的视野和把控能力。另一方面,历史的生动在于细节,对历史规律的阐释离不开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的细节研究。“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具有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一样的特色,即它是通过历史叙事的方式阐释政治结论和政治逻辑,因而也具有历史学科的诸多特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倘若没有历史细节的浸润,宏大历史叙事将成为无源之水。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教学目的的实现,还是教学艺术的提升,都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教学实效体现出来。因此,从提升教学艺术、增强教学实效角度来看,既要“以大带小”,更要“以小见大”。
“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从解决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入手。历史上,虽曾有“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思政课课程,但是,“纲要”在内容上包含性更强,在视域上也有差别,即更强调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多面演进及各种政治力量的交互因素。对于这门“新”课程,大多高校准备并不充足。现有“纲要”课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招聘毕业生;二是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师转任。有历史学科背景的教师,历史学专业基础扎实且富有历史学研究理论,熟知历史细节,但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重史轻论、淡化政治功能的现象,他们的历史学科归属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感。而一些从其他学科转任“纲要”教师的人员,由于存在历史知识短板,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论从史出,容易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课方式,致使政治结论简单生硬,甚或出现史实硬伤,消解政治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有一些教师不能把握“纲要”课的特点,使其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大量内容重叠,比如,将“纲要”课讲成了“毛泽东思想”课。正确把握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纠正这些问题极为重要的切入点。
二、“纲要”课教学中处理宏观与微观关系的三个维度
 1.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毫无疑问,“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载体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展开教学,这是内容的规定性。那种弱化历史、忽视历史理论及特点的教学方式偏移了课程载体。但是,必须明确,“纲要”是带有鲜明现实指向的理论课程。中国研究历史的传统旨趣,最根本的一条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极为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毛泽东熟读历史,曾多次号召全党学历史,认为可以实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2](P399)和“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的双重目的。[2](P408)人们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来关照历史的,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不断解读。“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政育人”的现实目标始终是第一位的,它的指向只能是现实和未来。
相对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来说,历史是宏观的,现实要求是微观的;而针对具体的历史细节来说,现实要求即是宏观的。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就前者而言,就是要在历史背景的宏大性、历史结论的高度概括性中解决现实的具体思想疑惑,就是要突出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纠正历史解读的“碎片化”倾向,反对现实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各种错误历史认知;就后者而言,就是要善于运用历史的精彩片段和经典案例,“以小见大”阐释历史演进的规律,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强化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总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历史突出鲜明的现实指向。这种强调,已经反映在2018版新教材的编写之中。
2.处理好历史和逻辑的关系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辩证逻辑的一条基本原则,又是辩证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3](P603)这就要求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具体到“纲要”课的教学中,我们在建立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科学认识体系时,必须重视历史发展的顺序,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搭建本课程内容的骨架,将人民群众创造的现实的历史及其事实作为基础,找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运行轨迹,并对其进行理论总结,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理解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在历史和逻辑这一对关系中,历史是微观的,逻辑是宏观的。即通过微观的、具体的历史事件阐述宏观的历史规律和政治逻辑。从教学艺术来讲,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纲要”课的讲解一定不能切断历史的运行逻辑,不要以课时少、时间紧迫为由任意剪裁教学内容,要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主流思想作全景式呈现,注重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提升学理性,增强说服力。二是不能陷入历史细节纠缠不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将“纲要”课上成历史考证课,忽视政治性和思想性,而要有宏大的历史和政治视野,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对历史进行理论和政治阐释。
3.处理好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纵向是有时间先后关系的历史发展的主线,横向则指在同一时段或同一事件中历史的多重联系和复杂关系。人们认知历史,首先表现为对历史线条的纵向把握。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有多条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比如,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主线来看,一代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艰难历程中,最终实现了历史的“四个选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从社会变迁角度来看,在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追寻现代化的足迹,以气势磅礴的力量和爱国精神推动国家进步。从横向来看,“纲要”课不是过去的党史课,也不是革命史课的翻版,它在展现主题主线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历史发展的丰富性和多重棱角。课程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在展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场景中去凸显主题主线,注重历史影响的多重因素。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需要在讲清某一具体问题时,强调历史场景中的各种政治力量、思想主张的合力共振。
具体到教学之中,可以尝试以纵向为纲、横向为目方式组织教学。纵向为纲,就是讲清和突出历史的主要线条;横向为目,就是在讲课的过程之中,重点突破纵向环节的突出节点,即以丰富的历史史料、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多种历史可能性的比较突显主要观点和结论。
三、“纲要”课教学中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关系的重点
“纲要”课教学中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重点在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分清本质和表象、一般和个别、总体和局部。这是“纲要”课教学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历史总体规律
列宁曾指出,“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4](P107)毛泽东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P3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研究和宣传党史,首先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6](P5)这些重要论断为讲好“纲要”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国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有关学习研究宣传党史国史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发展奋斗的历程和启示、改革开放前后历史阶段的辩证关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内容对于“纲要”课教学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规律,把握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着力讲好三个方面的历史发展主线:中国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探索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中国逐渐变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准确把握这三条主线,也就把握了主流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支流,在教学中也要加以分析,回避历史发展的支流,既不实事求是,也无法展现历史发展的多重面相,从而不能证明中国道路的选择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2.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实现好价值引导
“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要注重揭示历史本质,实现价值引导。在此过程中,相关难点的突破至关重要。比如,关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重大论断,就需要从抗日战争的路线和指导方针、全民族抗战中的引领和旗帜作用、中国革命的未来走向、敌后战场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实情,客观看待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抗战,透过表象,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本质作用。在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问题上,要引导学生从中国历史传统、国内外环境、党的思想和认识演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切忌简单浮于表面、甚至全部归结为领袖个人错误。
透过现象从而揭示本质,“纲要”课特别要注意把握细节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关系。从史实的角度来看,人们往往可以从历史中发现很多片段和细节与最终的历史或政治结论存在差距,甚至截然相反。由于这些细节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因而带有政治上的极大迷惑性,学术和舆论领域曾经一度影响极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借细节真实否定整体真实,是历史虚无主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他们借党在历史上出现的局部和暂时的错误而否认革命的合法性,要求“告别革命”;借八卦伟人的各种“秘闻”,添油加醋放大可能存在的性格和行为缺陷,丑化革命领袖和英雄形象。“纲要”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出现的具体历史背景、实践条件,在把握本质和主流的过程中建立整体真实,从而科学准确地构建学生的历史和政治认知。
3.处理好教材案例选择的一般与个别
“纲要”课教学要通过具体的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规律,这既是这门课的重要特点,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历史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一定要理清楚哪些史料和素材能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哪些只是历史发展的个别现象,否则极易造成学生认知的偏误。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好鉴别工作,不能简单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不加考量即运用于教学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纲要”课教师要关注史学研究和舆论新动态,对于出现的新观点、新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认识误区进行针对性的辨析。
4.在教学体系的构架上要注重整体和局部的协调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涉及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一般和个别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整体来看,要突出重点,特别是要将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讲清楚,给出充足的时间。从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来看,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这两部分的讲解不够,教学体系多不完整。在2018版新教材中,改写了原来的第十章,增写了第十一章,其导向非常明确,即“纲要”课教学也要以现实为鲜明导向,“厚古薄今”的教学体系及时间安排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纲要”课要善于将历史的细节有机融入整体教学框架之中,为教材的主体部分、历史的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阐释和生动的演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共党史研究,2010,(8).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
“从心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引领力与影响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提升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量与质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与理论逻辑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办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学科自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辩证法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功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论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彰显“真”的力量
争做思想政治理论的“师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