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康超 王建红 屈朝霞 马燕鹏
【摘要】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和LDA主题模型,通过分析、对比2016年和2017年中国知网相关期刊文献的关键词和文本内容,对“质量年”建设成就中的“导向正了”“取向好了”“风向变了”“气象新了”和“志向大了”等给出了证据性验证;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规律、新趋势和不足。新趋势主要包括加强“大思政”格局、从细节上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强与学科专业和特色资源的结合;主要不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深化精细化不足和量化实证方法等科学方法引入不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年;成就;文本数据
【作者简介】康超(1993-),男,河北邯郸人,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建红(1978-),男,河北曲阳人,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燕鹏,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原文出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2.30~37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法体系研究(2016ZZD09);2018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文献大数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演变研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项目:基于文献大数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演变研究。
一、引言
2017年是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在一年的时间里,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结这一建设年的成功经验,查找不足,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总结“教学质量年”经验成效时,用“导向正了”“取向好了”“风向变了”“气象新了”“志向大了”加以概括,指出在党的领导、学科建设、思政氛围、学生认同、责任意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1]到目前为止,也有不少文献对此进行了总结,但大多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而结合量化研究方法的实证性、经验性的更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
基于此,本研究将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和LDA主题模型,通过分析、对比2016年和2017年相关期刊文献的主题和内容,以期对以往规范性文献提出的“质量年”的建设成就展开量化验证,进而发现一些尚未注意到的问题,以便对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方法与结果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国内最大的知识资源平台——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检索源,选取质量相对较高的CSSCI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期刊类别,在“主题”检索方式下将检索条件设置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含“思政”,且不含“小学”“中学”“军队”“企业”主题,时间限定分别为2016年和2017年①,以使检索结果符合目标要求,最后再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查,剔除不相关文献。最终检索到有效结果2016年1 501篇,2017年1 706篇,共计3 207篇。
(二)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计量结果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能够反映文献主题和中心思想,是文献内容的凝练表达。为了研究期刊文献所反映的2017年“质量年”的建设成就,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的时间线(TimeLine)功能,输出了2016年和2017年文献关键词的变动情况图(见图1),通过关键词在两个年度的变动关系展示比较,可以对“质量年”的整体情况和演进趋势进行宏观考察。从CiteSpace软件运行的结果看,其网络模块化度量值(Modularity Q)和网络同质性指标(Mean Silhouette)均大于0.5,证明聚类可行,结果可信。
(三)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数据运算结果
LDA主题模型是一种数字化的文本分析技术,它基于特定的计算机算法,可以自动提炼大规模文档数据中的主题及其相应的主题词,这一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社交网络等方面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上面检索得到的2016年和2017年两个年度的3207篇文献全部下载后,将两年的文献分别建立LDA文本数据库,通过LDA主题模型运算,聚类分类,在主题书设置上,本文参考了文献[2]的方法,考虑到最佳输出效果和两个年度的可比性,将两个年度输出的主题参数■值设定为24,主题词参数■值设定为20,分别输出2016年和2017年各24个主题及每个主题所包含的20个主题词。在对少数输出的无意义主题词进行人工微调后,根据各自24个主题所包含的主题词的内容,对主题进行分别命名归类,并对两个年度的同类主题,根据相似度进行了归类比较,最终得到分年度主题对照表(见表1)。
三、数据结果对“质量年”建设成就的验证
如果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建设成就用“导向正了”“取向好了”“风向变了”“气象新了”“志向大了”来总结,那么这些成就在本文给出的文本数据结果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证据验证。
(一)“导向正了”
“导向正了”在工作措施上主要体现为“各地党委领导同志站在第一线,普遍到高校调研督查,作形势与政策报告,各地教育部门负责同志、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站上思政课讲台”;但在效果上则主要体现为“加强了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对思政课的指导”。这一成就在本文的上述数据结果中是得到了验证的。一方面,从图1中的关键词变动情况看,2017年差异性突出的关键词中有“从严治党”和“习近平”两个词,这可能主要是党的治理的加强以及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在2017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表1可见,在LDA主题模型输出的主题词表的比照中,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在同样都是24个主题参数下,2017年出现了一个2016年没有的“党的领导”的新主题。这表明,该主题在2017年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从而超越了2016年的另外一个被替换掉的主题。
(二)“取向好了”
“取向好了”在工作措施上体现为“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把政治方向、抓价值取向”;在效果上体现为“思政课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优质课程和优秀师资不断涌现”。这一成就在上文的数据结果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首先,从图1可见,相较于2016年,2017年更加凸显“教学质量”这一关键词,标注了2017年的“质量年”的最基本特征。其次,通过表1可以发现,在相同主题数条件下,2017年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主题数增加了1项(课程教学Ⅱ),且在可以相互比照的“课程教学Ⅰ”主题中,2017年还特别出现了2016年中所没有的“质量”一词。
(三)“风向变了”
“风向变了”主要体现为“思政课抬头率、参与率、获得感不断提升,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感到满意”,其实质意味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改善。这一成就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的,在以问题和对策研究为主要目标的期刊文献中,相对不容易体现,但是,仔细分析也可以看出一些证据。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而在图1中出现在2017年中新凸现的“亲和力”,即是思政课特别地注重教学效果、学生感受的明证。通过表1也可以发现,在“教育主客体”主题中,2017年增加了“情感”“个体”“自我”和“互动”等更加体现学生视角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17年在教学理念上更加侧重了对学生感受的关注。
(四)“气象新了”
“气象新了”主要体现为“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年努力和攻坚,高校气象、思政工作气象、思政课气象为之一新,思政课的生态发生了变化”,其中的关键是“思政课的生态”发生了变化。这一成就从图1来看,主要体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出现在2017年新凸显的主要关键词中,意味着这一具有思政课生态意味的词在2017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在表1当中则突出地表现为,新增加了一个“协同教育”主题,其中的主题词突出地表明“大思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五)“志向大了”
“志向大了”主要体现为“教师更加自觉担负起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学生开阔了眼界,学会了观察世界的方法,志向更加高远,“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这一成就在图1中表现为“中国特色”作为2017年的一个新增主要关键词凸显出来。而在表1中,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中新增了“文化自信”一词;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Ⅰ、Ⅱ、Ⅲ”3个主题中新增加了“世界”“人类”等视野性很强的关键词。这些变化都是对“志向大了”的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给出的期刊文献的相关数据分析,20 1 7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的建设成就得到了一定的证据性支持。
四、数据结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律、趋势及不足的发现
(一)数据结果中体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
无论是从图1还是从表1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7年比2016年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有很多关键词、主题和主题词并没有发生变化。比如,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6年和2017年文献的共同主要关键词体现出,两年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核心主题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辅助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其中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其主要的工作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政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都是“新媒体”。
从表1也可以发现,2016年与2017年的文献体现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性;在“教学内容”上一直坚持围绕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等领域开展教学活动;在“基本理论”上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在主要功能上承担着一定程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责任,担负着“意识形态”建设与斗争的主要阵地之一的角色,应对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在方法上主要从“课程教学”人手,在“教育主客体”的视角下改进教学模式和实践,以“话语体系”的转换与构建为主要措施,来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对“教学评价”“学科研究”和“队伍建设”的加强;并且还特别注重对课堂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此外,还对“大数据技术与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新技术、新媒体加以引入和重视。
上述内容即可以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些规律性规定,是需要长期坚持或加以注重的工作和内容。
(二)数据结果中体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趋势
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趋势必然是对2017年的成就和经验继续巩固和坚持,亦即继续巩固和加强2017年已取得的“导向、取向、风向、气象和志向”。但是,从本文的数据结果中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继续加强“大思政”格局
“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需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4]从图1可以看出,“立德树人”虽然不是2016年和2017年共同的核心关键词,但是在两年的关键词中都有密切的主要相互关系。进一步从表1看,相较于2016年,2017年新增的“党的领导”和“协同教育”两大主题本身即彰显了未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这两大领域会继续加强,其中包含的主题词,如“党、团、支部”“学校、部门、学院”和“领导、制度、管理、责任”,以及“系统、体系、机制”“协同、组织、结构”和“导师、要素”等,都明确提示了工作中的“大思政”格局趋势及工作指向。
2.在加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注重从细节上提升教学质量
无论图1中的“亲和力”关键词的凸显,还是表1中增加的“课程教学Ⅱ”新主题,都突出地表明,未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会更加注重课程教学。进一步分析表1可以发现,在教学内容上,2017年更加注重“责任”“现代”“公共”“活动”,以及“自由”“交往”等更加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还注意到了“地区”“认知”问题;在教育主客体关系方面,更加注重“个体”“自我”的“情感”和“互动”;在话语体系的构建方面,特别注意对“图像”的应用以及“亲和力”问题。这些细节内容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3.在注重实践育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学科专业和特色资源相结合
在图1中,2017年有一个新增加的特别突出的关键词——“茶文化”。这一关键词体现的是某些地区和院校以茶文化为载体,探讨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这种特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貌似不易理解,但是却代表了2017年中,各地高校大力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专业特色,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在表1中也有其明显的表现,比如增加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Ⅱ”新主题,这本身就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始凭借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弘扬和挖掘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其中的主题词中也包含有“茶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Ⅰ”中还新增了“音乐”“仪式”等特色内容。
(三)数据结果呈现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比较两年的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年”取得了一些骄人成就,出现了一些值得鼓励的新变化,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工作的不足。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需要更加深化、精细化
有学者指出,当前学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讨和思考习惯于以思政课的整体形式进行总体研究,以某门课程或某种教学方法的形式进行深入具体研究的成果表现不足。[5]48这一点,在表1的主题和主题词的结果中表现明显,两年里都没有发现某一课程和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主题甚至主题词。在后续的工作中,学科工作者更应该加深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各不同课程的特异性,以及学生对象的专业、地区、民族等的不同,从教学实践中去探寻,而不是“拿来主义”地运用各种其他学科和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具针对性地提升教学质量。
2.在量化实证等科学方法的引入上仍需加强
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中属于传统研究法的论文占比超过了93%,而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及混合研究都占比很低。[5]40从表1中也可以发现,2016年和2017年的主题和主题词整体上方法性的范畴比较缺乏,而且2017年还比2016年缺少了一个“实证调研”的主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其不单单要进行传统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判断,更需要从社会科学的视野进行丰富和发展,需要结合更加具体、生动的实证调研和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地解读实际问题,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
五、结语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和LDA主题模型,通过分析、对比2016年和2017年相关期刊文献的主题和内容,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对“质量年”的建设成就给予了可信的验证,也发现了一些规律、趋势和不足,可以对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本研究在方法上具有传统的研究方法所不具有的证据力,但是在数据量上存在着不足,只对“质量年”2017年和之前的2016年进行了对比性的数据分析,这一点需要在未来随着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进展和积累,加大数据年份样本,以进一步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注释:
①2016年12月7—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2017年4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确定2017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二者本身有一定时间差,而期刊出版本身就具有一定滞后性,为更好地反映一年来的整体情况,满足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选择整年为时间段,不再对时间区间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总结“教学质量年”经验成效吹响新时代思政课奋进号角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EB/OL].(2018-01-17)[2018-04-30].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1/t20180117_324982.html.
[2]曹娟,张勇东,李锦涛,等.一种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最优LDA模型选择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8(10):1781-1787.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8-09-18(1).
[5]佘双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分析报告(2006-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刍议
“从心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引领力与影响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验证与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成就新探——基于2016-2017年期刊文献的文本数据比较
提升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量与质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启示
宏微之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着力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如何讲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与理论逻辑
努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版教材辅导
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办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学科自觉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辩证法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功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论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六个着力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彰显“真”的力量
争做思想政治理论的“师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